10月11日,随着富家桥镇人民桥居委会主任盖下鲜红印章,我站一年一度的粮食补差工作正式结束。回顾今年的粮差工作感想万千:
感想之一:农转非补差区域广,涉及群众多,统计难度大
目前我站库区农转非人口涉及二个镇(办事处)的2个居委会,12个居民小组,共计1100多人。
在本统计年中,有婚丧、参军、出生人口增、减等不确定因素,稍有统计不及时、细微差别、发放不公平,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粮差发放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给电站的发展留下安全隐患。今年5月以来,群工土地办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人口调查摸底、排查,通过村民有奖举报、现场走访结合查阅乡镇计生办、区计生委、区民政局资料以及将人口情况公示等形式准确的掌握了各居民小组的人口异动情况。如沙沟湾居委会的退伍人员杨某,已从区民政局领取了2万元的“退伍一次性补偿金”,按“粮差补偿协议”他不再享受电站发放的粮食补差,但他家人多次来办公室吵闹,要求补粮差,经过我们多次到区民政局咨询了解有关退伍安置政策之后,耐心解释协议内容、国家安置政策,最后说服了他,保障了电站的利益。
通过大量细致的走访核实,今年我们共查出出嫁17人,死亡3人,复退军人安排工作1人,精确的统计数据,为粮差发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绝大多数农转非居民感觉到了我们工作的公平、公正。
感想之二 :坚持严格按协议办事、以理服人,认真做好群众工作
今年4~5月份,两居委会(特别是沙沟湾居委会)多次来人到办公室来反映情况:要求增补2010年度的粮食差价0.77 元/市斤(若按半年的粮差补发,人均增补115.5元,农转非粮差将再补发近13万元人民币)。针对去年粮价上涨过快,群众意见很大,矛盾突出尖锐,极易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我们群工土地办在向站部作好汇报的,向区政府、库区办、赔损办反映情况的同时,迅速与两个居委会、区、乡两级政府积极协调,全科人员同时耐心向来访群众解释原订协议内容,重申粮差“一年一补”的原则,先后近10次下到两个居委会了解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先后20余次接待粮食补差的来访群众,4次召开与两个居委会的协调全、座谈会。通过大量的协调和解释,暖人话语如春风,化解了矛盾,冰释了误会,有效地预防了可能发生的群体上访事件。
为了切实掌握今年米价的第一手材料给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在确定米价的6~7月间,我多次到零陵区各大市场、超市、粮店去了解市场行情。由于去的次数多又不买米,受了不少店主的嘲讽和白眼,有一次在步步高超市记录米价时被推销员误会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来摸底,叫来超市保安驱赶,情形相当尴尬。由于有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我站、区政府、乡政府、居委会的年度粮差协调会上,我提供的数据令人信服,也促使确定了各方都能接受的较低粮差补贴标准。最终确定今年粮食价格为2.18元/斤,我站补差价格为2.03/斤,补差款为609元/年人,全年补差款近70万元。
感想之三: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不为利益和威胁所动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粮差发放工作牵涉到群众的利益,群工土地办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给群众添加麻烦、不收受他们赠送的土特产,树立了良好的电站人形象。同时,针对无理取闹的个别人威胁,不惧恐吓。如我们查出沙沟湾居委会一名现役士官,按规定扣除了他的粮差,并先后十余次给他做了大量解释工作,但他不理不睬,蛮横无理,其父不但多次到办公室大吵大闹,还从社会上请来两人到办公室威胁说:“不给,就有你们好看的!”,面对威胁,我们坚持原则不为所动。因为我们深知:一个细小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会给站部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会给将来的粮差发放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克服眼前的困难、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电站的利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敢于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更是我们南电人的本色!
多年的粮差统计、发放工作有苦、有甜,能得到站领导和库区群众的好评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做好站部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按照协议维护好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平衡是我们的心愿;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你、我、他共同付出,电站的美好明天需要大家共同来描绘!(作者:胡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