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语言: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 最 新 信 息
   下好防汛“先手棋” 打好度汛“主...
   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安委会会议暨...
   坚守思想政治阵地 筑牢意识形态防...
   公司党总支开展集体理论学习2024年...
   公司开展“弘正气、树清风、促清廉...
   周海斌一行到我公司调研指导工作.
   关爱山川河流 助力河湖复苏——公...
   南津渡公司2024年工作暨党建、党风...
   南津渡公司与澧水公司携手共谋“光...
   公司召开党总支集体理论学习2024年...
  ● 热 点 排 行
   安全知识试题集
   我站第十届“青年杯”排球赛落幕.
   许向东副厅长来我站检查安全生产工...
   改革与发展:检修车间公司化的管理...
   理论“大餐”为精神洗礼 ——省直...
   “辉煌九十年,放歌仲夏夜”
   湘南电〔2009〕39号关于试行事故应...
   小车班司机竞岗公告
   特稿: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宣传大会...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读《金牌...
  ● 部 门 主 页
· 党群综合部 · 运行维护部
· 水库工程部 · 经营发展部
· 南津渡工程部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党群综合部 >> 党团工作 >> 正文  ☆ 打印本页    ☆ 收藏本页   
领导干部作风的五重喻意(李朝晖)
文章来源:湖南省南津渡水电站  添加人:党办  浏览次数:2778  添加时间:2010/2/5 11:57:40
    

 
         作风问题,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作风建设的意义,不同历史时期、多种重要场合被定义为关系党和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一直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怎么理解作风建设的含义,如何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是每一级党的组织和每一位领导干部需要深入加强学习、思考、实践的重大现实课题。个人感到,作风是意识形态领域最不容易定义、表述、拿捏、把握和考量的概念之一。从字面而言,“作”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乍,《说文》中载明:“作,起也”,人突然站起为作;“风”的自然释义,则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而“作风”二字,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作为领导干部作风,一般而言,包括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要一言以概之,要做到条分缕析、罗列有致、知行统一,真是一件难事。这里,尝试以最简单、最感性的打比方的方法,就领导干部作风作一些喻意、解读与思考。
        一、作风如“树”,是一种生态,本盛之时木自荣
        中国有句古话:“源清流洁,本盛木荣”。很简单的道理,源头无污染,水质就好,树木根系发达,水土阳光环境适宜,就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另有一个很好的歇后语的比喻:“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蒂固”。把领导干部作风喻意为树,是试以说明,好的作风从哪里来,根基在哪里。恩格斯曾经指出:“共产党员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透析作风问题的本质,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这是所有作风表象之后的质和根。就一个党员而言,只有当他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行动,并把这种世界观反复地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的时候,才能形成他的优良作风。这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可以作出比较,说明作风与科学世界观的内在联系。一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影响巨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对抗腐朽时局、抵御外辱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洪秀全等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们的思想和阶级局限性,导致了农民起义的最终失败,最显而易见的思想作风表现,就是在定都天京以后,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权组织内部,出现了贪图享乐、争权夺势、离乱瓦解的状况,在进步的表征下存在本质上的缺陷和理性的倒退。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著名的“三大作风”,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成为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三大作风”的历史实践意义,可以用三句话做出概括:一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二是中国共产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三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有一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40年秋,延安马列学院专门派4名同志到杨家岭接毛泽东同志作报告,当他们来到延水河桥头的时候,正好碰上迎面走来的毛泽东。毛泽东打量了来接他的4个同志,严肃认真地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后来,毛泽东同志著文《整顿党的作风》,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更是引领和保证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定了开局之基。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科学理论、科学世界观对于领导干部作风养成的本质意义和基础作用。从这个意义上,作风就是一棵树,一种生态力量,没有先进理论知识的构建铺陈,作风就是根底浅的墙上芦苇,就是腹中空的山中竹笋,而成不了根深蒂固的千年大树百年松。从我个人简单的学习实践经历来看,也深刻感到,在所有学理、学科知识体系中,哲学的普适意义最为重要,它所提供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人生指导,是受用不尽的思辨力量。这正如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所言:“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领导干部作风的养成,毫无疑问,得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掘地三尺,入木三分,向学明辨,养德树人,成就作风这个直插云霄的生命和生态之树。
       二、作风如“衣”,是一种素养,收放冷暖贵自知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这是中国文字对衣的基本定义。数千年文化传承之中,衣字有了服饰、时尚、文化、审美等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说作风如“衣”,有三层理由:第一,作风印象判断组织性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在我们心里的份量有多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份量就有多重”。人民群众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最直观的就是看党的作风,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第二,领导干部代表组织形象。领导干部在制定党的作风路线、方针、政策中起主导作用,在决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党员群众起组织领导作用,在党的领导机关和群众之间起桥梁作用,在党风建设中起表率示范作用。党的领导干部遍及党的组织、国家政权组织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条战线,他们的言行与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作风,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第三,作风表现直面群众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核心问题是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通过政党作风的直接表现,作出是否符合群众利益的判断,作出拥护与否的选择。那么,如何量体裁衣,既展示领导干部的应有形象,又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有一个巧解的表达,他指出,优良的干部作风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干”字:一是“要干”,二是“要自己干”,三是“要率先干”,四是“要早干”,五是“要高标准地干”,六是“要齐心协力地干”。由此而论,作风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具体方法,既是一种能力素养,又是一种心系民心冷暖的工作状态。因此,作风这件“衣”,颜色要合适,选材要得当,是要用来劳动干事的;尺码要合身,衣不差寸,收放之际不能碍手碍脚;袖口裤腿要卷起,要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场景相匹配和协调。从这个意义上,作风如“衣”,是要及时清洗、晾晒、缝补的,必要的时候还得按程序和规矩更换。从哲学意义上,自觉是“人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的基本人格”。这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无疑是一种历练和修养。如果作风这件“衣”,能“穿在自己的身,暖到人民的心”,必然是一种充满成功喜悦的事业人生境界。
        三、作风如“镜”,是一种映像,小节大爱皆收影
        据史料记载,公园前3000年,在古埃及已经有了镜子。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现在,镜子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了,而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镜子恐怕是世间最为无语、冷静、客观的物什,当然,娱乐逗玩的哈哈镜是个例外。我们照镜子,是什么即反射映像什么,彩妆素颜,帅哥靓女,忧欢表情,以及板牙、白发、雀斑、皱纹,也都照单全收,老少无欺。相形之下,领导干部作风也大抵是一面镜子。那么,作风这面镜子照出了领导干部哪些作风形象类型呢?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种:第一,大爱厚重型。这种类型的领导干部心忧民族兴亡,肩挑组织使命,责在人先,利居众后,铸就丰碑,赢取口碑,虽然作为影响有大小,但是形象境界堪比高。第二,低调素颜型。这种类型的领导干部大致是德性才情不尽出众,但作风形象不出轨,有党性修养,有组织纪律性,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在某种环境和条件下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不尽为人知,但已天然雕饰。第三,不拘小节型。这种类型的领导干部较多带有某种优越感和过于自信,有慨然之志,有特殊才华,但往往不拘小节,往往引发一些争议,一定条件下使作风形象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渐成大碍酿成大错。第四,冠冕堂皇型。这种类型的领导干部更多的是台上台下两样,说的做的迥异,甚至我行我素,人面兽心,最终自欺欺人,作茧自缚。如此分类,并没有特定的科学依据,但试以说明,领导干部要注意经常给自己照照作风镜子。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无知,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而是因为他以为自己知道”。这也许可以作为我们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的诤言明鉴。
        四、作风如“石”,是一种风险,石破天惊悔时迟
       在认根、穿衣、试镜之后,领导干部其实也要认识到因为作风问题面临的潜在的风险,那就是不良作风可能导致的用权、履职、问责的风险。作风有如“试金石”,在党风作风上出问题,犹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给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这对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改进作风,无疑是一个震耳发聩的警醒。现实中发生的各类消极腐败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一个放松思想作风修养的起始污点,在意志上萌生“一己之私”,在时空上发生“一念之差”,在风险上下注“一厢情愿”,在后果上带来“一票否决”,在代价上导致“一损俱损”。很多典型案例中的领导干部都是恶臭收场,殊路不归,悔之晚矣,足实为戒。当然,虽然典型案例增多,反腐倡廉力度加大,但违纪违规、违法犯罪的党员领导干部仅仅是一小部分。近几年全国纪律检查机关每年处分的党员在11万人左右,约占党员人数的1.6‰,每年移送司法机关刑事处理的党员1.2万人左右,只占党员总数的0.17‰。在作风问题上,“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自律当是领导干部的护身之符、人生之宝。这有一个历史故事。东汉有个叫羊续的地方官,有一天一位老资格的府承笑嘻嘻地给他送来一条大活鱼,没多费口舌,羊续收下了。老同志暗暗得意,心里想:“羊续啊羊续,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天收鱼,明天就会拿肉,后天就会收钱啦!”于是几天后又去送一条更大的鱼。没想到羊续把第一次送的鱼悬挂在走廊显眼的梁上。羊续说:“我要一直把鱼挂在这里,作一个不要再来送钱送礼的活告示”。羊续悬鱼,就是一个自我教育同时也教育他人的典型例子,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另有一个经典故事,春秋时期,宋国的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送给子罕,子罕拒不接收,他说:“你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宝石,我就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自拥有自己心中的宝贝呢!”这个典故的寓意,是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定自己的价值判断,择善而从,从善如流。在公共政治无处不在的今天,在问责之风渐次高吹的时代,领导干部尤其要“悬鱼”修养,避免在作风上绊石倒地。
 
         五、作风如“水”,是一种坚持,上下求索方入流
        最后,将领导干部作风喻意为“水”,是想稍稍作些整理,收思平常,归义一般,尝试从理念上、规律上探寻领导干部作风养成之道。老子《道德经》有个名句:“上善若水”。书中写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所以“夫唯不争,故无忧”。个人认为,领导干部作风其实也应当追求“上善若水”的境界,要有格,要入流。这不是简单的与世无争,更非老聃先生的无为而治,而是领导干部要懂得一种坚持。在作风问题上,需要有时空境地、精神层次的上下求索。众所周知,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人类精神的丰碑,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是不屈不挠战斗精神的胜利,是用兵如神军事战略的胜利。有资料记载,长征指战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大都是十八九岁的娃娃,最小的十三四岁。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小米加步枪战胜了飞机加大炮且数量大于十倍的敌人。年轻的红军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享誉世界。长征中平均三天发生一次激烈战斗,而且每天平均急行军100里以上,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倒下,靠什么支撑?是坚定的信念、是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创造了人间奇迹。这是英国克伦威尔的“模范新军”、法国拿破仑的“革命军”望尘莫及的。领导干部作风的改进源于价值理念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制度是价值理念的外化,价值理念是制度规范的理性保障。在这个过程中,从善如登,从恶如蹦,需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人生坚持,需要不断加强党性、作风方面的学习修养。一位领导同志形象比喻:“有的人拼死忘命地吃,为的是增加自己的重量,有的人持之以恒地学,为的是增加自己的份量”。很多形象的比喻,不少小小的比方,都是我们加强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思考素材、智慧力量。
 
 
 
 

湖南省南津渡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 nanjin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南津渡公司 技术支持:南津渡公司信息中心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沙沟湾1号
邮编:425100 联系电话:0746-6318317
    湘ICP备13000990号网站建设:南津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