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电经济发展格局同样面临深度调整,水电企业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转变水电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作为债务沉重的南津渡水电站,如何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跨越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促进南电科学大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促进南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应对发展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看,转变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依然偏紧,不可预测因素依然较多,不同行业、兄弟电站竞相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推动我站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压力日益增大。同时,我站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一体化进程缓慢;对三台机组依赖程度过大,债务沉重且结构不合理,库区项目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职工收入增长缓慢等等。要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最根本的一条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站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实现南电跨越式发展。
从全面建设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南电看,转变发展方式非常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我站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加快南电发展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南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两轮驱动”战略结合起来、与建设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南电结合起来,切实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社会民生上迈出新步伐,在维护和谐稳定上做出新贡献,努力推动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南电迈向新进程。
二、把握站情,正确看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建好了一个工业小区,建好了一家电站,成立了一个民营公司,去年增加了房地产开发资质,拓宽了民营公司的经营范围。但我们发展壮大还存在很多困难,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上来,在分析现状中寻找差距,在把握站情中正视问题,在发挥优势中抢抓机遇,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推动南电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实现南电经济“高起点、大手笔、裂变式”发展。
1、寻找差距,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项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我站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职工收入显著增长,生活环境有了根本改观,企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健康发展时期。但是,与同行业国企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相比,我站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上不高。一是低速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9年全站总收入为7582万元,与2000年5069万元相比,增长49%;同期全省GDP增长250%,我站增幅仅为全省的五分之一。二是低效益,经营管理简单粗放。我站特别是工业小区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消耗资源和劳动投入,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比较低,造成经济增长投入大、消耗高、对环境污染加剧,也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瓶颈。三是低水平,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靠发电生产,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产业链和产业规模没有形成。
2、正视问题,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性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站情特点,深刻认识我站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综合分析南电多年来的发展情况。南电发展道路上主要有两大拦路虎。
一是严峻的财务状况。我站是使用奥地利外汇借款和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建成的,自投产起即负债运行。特别是外债置换以后,因汇率变动发生的汇率风险所形成的巨额债务,全部落在企业身上,政府承诺的补偿没有到位,使我站的财务状况十分困难。截止2009年6月,累计亏损1.2亿元,负债总额2.56亿元;其中银行借款本金1.9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30%。从2009年开始,进入还贷高峰期,每年需归还借款本金3300万元,资金运作困难。
二是不断扩大的库区问题。电站六大主体工程之一库区防护工程,修建撇洪渠21条41公里、围堤11条19公里、排渍站14座。投入运行十多年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冷浸田面积不断扩大,撇洪渠大面积存在渗漏、堵塞、垮方等隐患,移民粮食补差越来越大,排渍站设备急需改造,库区沿河两岸崩塌现象加重,急需加固处理。诸多问题已危及到库区稳定,严重制约我站发展。
3、乘势而上,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权
我们在寻找差距、查找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站转变发展方式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外部机遇。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全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这都为我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站存在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及闲置土地资源优势。我站生活区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生产区离市中心不到2公里,离零陵火车站约4公里,离永州机场约15公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从建设期开始,就储备了一批电力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力量雄厚。由于工程、安居、防洪需要,建设期共征用土地5437亩,持证土地2907亩,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升值,现已变成宝贵财富。
三、抓住要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动南电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整合资源,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搞好企业不仅要占有资源,更重要的是要配置好资源。随着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企业资源不断丰富,管理幅度扩大,管理难度增加,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加强业务整合,使同类业务技术、市场、人才等各类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充分发挥重组协同效应。要重新审视我站管控模式,调整组织架构,对决策程序、信息传递和执行效率等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要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深化应用,推动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高效利用,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成和统一。
2、加快转变,盘活土地资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管理土地向经营土地的两个“转变”,从资本的角度和市场化理念重新认识和审视电站土地的价值和作用,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盘活土地资产,积极主动融入到城市建设与开发中去,使之成为我站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站民营公司已更名为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增加了房地产开发资质,应尽快拓展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一是加快对北花园20亩土地进行职工住宅开发的速度,力争在2年内完成一期开发任务。二是将南花园250亩土地重新规划,面向市场开发以高端住宅、江景房、别墅群为主的南电南苑项目。三是对袁家碣一带120亩土地,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袁家碣的旅游休闲,打好袁家碣这张历史文化古迹的品牌,利用其独特的山水天然和历史人文的优势,建成度假休闲胜地。四是对大坝附近200亩土地,可开发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或者开发成绿色公园式休闲山庄。五是加快全家洲沙洲及附属河滩的开发,全家洲沙洲的经济价值超过1000万元,将成为我站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抢抓机遇,进军小水电开发领域。寻找和建设新的电源点是我站当前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拓展渠道猎集信息,在市场中抢抓机遇。目前一些新建的民营电站,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面临银行债务危机,也正是我们进行收购的极好时机。同时,我们本身有开发水电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并且我们已经有了很好基础。一是已经开发建成了五洲亭水电站,二是前几年就有了进军省内外小水电开发的思路,并先后考察了多个电源点,寻找电源点开发小水电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和经验。下一步,就是如何抢抓机遇,找准电源点进军开发小水电领域的问题。
4、创新思维,改革库区管理模式。按照省厅关于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有关部署安排,我站于2008年12月6日成立了争取项目资金领导小组。申报了库区低产田改造、除险加固未完工程、1#副坝基础溶洞除险、零陵区大坝工业园和库区排渍泵站改造等17个项目。目的就是要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主动争取中央和省项目建设资金,重点解决水库枢纽工程隐患及库区突出问题。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库区问题,一是加大加快项目争取力度,在泵站改造、桴江河治理、城市防洪等项目已进入国家项目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项目的争取、跟踪与实施。二是创新思维,下大力气积极主动地向省政府、省水利厅、省移民局等有关上级部门反映我站库区的历史和现状,请求政府部门给予支持,将库区工程整体划归水行政部门或者地方政府管理,改变库区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库区问题。
5、优化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自1992年投产发电至今,我站账面固定资产净值是原值的1/3。近20年以来资产折旧、摊销以及更新改造的投入,我站的资产需要按重置成本进行核算。可考虑请中介机构重新评估资产价值,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信贷授信级别,增加企业筹资融资能力。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两个债务优化方案。方案一:通过资产评估,提高银行授信级别,向银行申请增加长期借款,将短期借款全部归还并调整还款期,优化债务结构,确保每年按期还贷和企业财务运转。方案二:由集团公司控股南电51%股权,行使国资管理者职权,出让49%的股份引进民间资本。如引进民间资本有困难,建议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认筹,这样可筹措资金2亿元,彻底解决现有债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力气、下真功夫。结合南电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努力实现南电跨越式的科学大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南津渡水电站站长)